神奇的瑞士魔方推不倒,這就是科技的魅力!
這個出身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動力系統和控制實驗室的項目名叫Cubli,直譯就是“小方塊”。它是個15 × 15 × 15 厘米的金屬方塊,能借助3個轉輪來實現多種技巧。
最令人心神不寧(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ubli超乎尋常的平衡能力。“當Cubli接近用角站住的姿態時,受控的電機轉矩就被用于讓它以單角站立的姿態保持平衡。”研究者告訴我們。改變它立“角”的平面的角度、輕輕地推一下
這個出身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動力系統和控制實驗室的項目名叫Cubli,直譯就是“小方塊”。它是個15 × 15 × 15 厘米的金屬方塊,能借助3個轉輪來實現多種技巧。
最令人心神不寧(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ubli超乎尋常的平衡能力。“當Cubli接近用角站住的姿態時,受控的電機轉矩就被用于讓它以單角站立的姿態保持平衡。”研究者告訴我們。改變它立“角”的平面的角度、輕輕地推一下
“這真是一個神奇的魔方”小編看完這個視頻后有這樣的感慨,也許是小編沒見過什么“大世面”哈,不過神奇與否我說了不算,大家說了算,先看看視頻再發表言論吧。
這個出身于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動力系統和控制實驗室的項目名叫Cubli,直譯就是“小方塊”。它是個15 × 15 × 15 厘米的金屬方塊,能借助3個轉輪來實現多種技巧。
最令人心神不寧(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Cubli超乎尋常的平衡能力。“當Cubli接近用角站住的姿態時,受控的電機轉矩就被用于讓它以單角站立的姿態保持平衡。”研究者告訴我們。改變它立“角”的平面的角度、輕輕地推一下這個平衡奇觀,或者讓它像陀螺一樣旋轉起來,這個邪惡的小方塊都能夠保持其芭蕾舞般的姿態。
Cubli的穩定性是靠內部轉輪精確的轉動實現的。Cubli的邊上裝有若干個慣性感受器(紅色),內部結構則包括電池、數據處理器(青色)、反應轉輪(黃色)、直流發動機(綠色)和發動機控制器(藍色)。三個反應輪分別與直流發動機相連,而三臺發動機的運轉則分別受到三個發動機控制器的調控。
Cubli的結構 ↑ ↑
Cubli的創造者們謙遜地夸耀著它的“行走”能力,也就是利用角動量將自己從一面翻到另一面。要讓Cubli從平平無奇變到“金雞獨立”需要兩個步驟:首先,反應輪產生高速旋轉使正方體翻起來,從“平躺”變換到“站立”——只用一條邊與平面接觸并保持平衡;然后再抬起一只“腳”,只用頂點支撐。通過控制三個反應輪的旋轉,Cubli就可以不停“提腿邁腿”,優雅前行。
Cubli的“行走”策略 ↑↑
研究者指出,盡管這一系統與保持衛星在太空中的朝向的系統類似,但所用到的算法則截然不同。未來,研究團隊表示這種技術以后也許能被用在行星探索或者自組裝機器人的開發當中。而現在,團隊稱他們正在開發使Cubli能夠“自主學習”,并對慣性、重力或者平面做出動態反應的算法。 搞不好,之后還能有個算法,讓它打著滾溜出蘇黎世的實驗室,半夜竄進你的臥室里去喔。
中國十佳工業設計公司
中國十大影響力設計機構
中國十大設計杰出青年單位
中國工業設計AAA信用企業
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省級工業設計中心